很多商场的羽绒服特卖场近年来已成老百姓 “ 淘宝 ” 的好地方,在这里,往常要七八百的羽绒服只要一百多就能买到,主要原因是因为羽绒服企业库存太多。而过多的库存和不理想的销量,与近年来的气候变暖有着很大关系。
在近日举办的江苏国际服装节上,不少羽绒服企业老总认为, 7 成羽绒服企业可能今年关门,原因是,销量小导致生产力过剩。
时尚买手们纷纷表示,随着全球变暖,羽绒服的保暖性已不是卖点了,时尚性、个性化、寻求差异化将更为重要,而问题就在于羽绒服季节性的明显、产品的单一、运营反应速度快,羽绒服想建立有特色的品牌比起一般休闲服饰更难。
显然,在全球气候转暖的大环境下,羽绒服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,尤其是中小羽绒服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危机,开始以抄底价抛售库存,新产品也不敢生产了。而七成企业要被淘汰,也许有些出乎这些企业的意料。
行业评论人士表示,中小羽绒服企业要做大、做强,不可能再有以前那样的机遇,需要在加倍努力的同时学会思考,思考行业的发展方向。